封面新聞記者 譚羽清
3月21日是第11個“世界森林日”,世界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座談會在成都召開。會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專門為一位八旬的生態學家頒發了獎牌和證書,對這位為全省生態保護作出突出貢獻的老專家進行表揚通報。
這位老專家便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員、生態學家印開蒲,他一生從事中國西部地區植物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致力于中國西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保護。
今年1月,印開蒲參與編著的《百年變遷——兩位東西方植物學家的影像重逢》(以下簡稱《百年變遷》)出版,再次將幾代人在百余年間于中國西部地區的同一地點所獲得的影像進行整理并研究對比,為后人留下了記錄中國西部生態環境和社會變化的又一份珍貴資料。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見到了印開蒲,傾聽了《百年變遷》背后的故事。
印開蒲翻開書頁講述《百年變遷》背后的故事
從《百年追尋》到《百年變遷》
中西方植物學家的足跡在影像中重逢
一切起源于1997年。當時,在成都生物所做生態研究工作的印開蒲接待英國皇家園藝學會訪問團時看到了《中國的威爾遜》一書,發現里面很多地方都頗為眼熟,就萌生了重走書中路線的想法,希望通過和書中的照片對比,研究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人文景觀等在百年間的變化。
《中國的威爾遜》(左)和《百年變遷》(右)
資料顯示,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是英國著名的植物學家,他和中國西部似乎有著不解之緣,曾在20世紀初5次到中國考察、采集植物標本,其中4次就是到中國西部。而他多次西部之行,也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老照片資料。
年輕時候的印開蒲(右一)
在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當時,印開蒲的設想無疑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他并沒有想想就作罷,而是在2002年,感覺一切都準備就緒后便踏上了“追尋威爾遜足跡”的旅途,并在為之四處奔走了近8年后成功編著出版了《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以下簡稱《百年追尋》)。
今年1月出版的《百年變遷》即是《百年追尋》的續作,它以前作為基礎,將百余年前、十年前、當下這三個時期的照片進行精巧排列、一一對比,通過兩位東西方植物學家跨越百余年的275組新老照片的影像重逢,再次記錄了中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變遷。
印開蒲在翻看《百年變遷》內頁
可以說,在《百年變遷》里,中西方植物學家的足跡在影像中再次重逢,而生態研究者對自然的探索精神也在這一次次重逢中不斷延續。
另外特別的是,與純粹的按照威爾遜在中國西部考察的線路編排的《百年追尋》不同,在《百年變遷》中,印開蒲特意將這些考察點位歸納為了10條旅游路線,湖北2條,重慶2條,四川6條,“希望能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幫助那里的老百姓脫貧致富?!?/p>
跋山涉水千里奔波
只為留下一系列影像財富
不管是《百年追尋》還是《百年變遷》,都是由大量的實景照片組成,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是一段跋山涉水的旅程。
有的旅途經歷溫暖有趣?!霸谒鸭Y料時,特別是遇到照片中生活在那些地點的后人時,經常會發生有意思的事?!闭劦接∠笊羁痰娜な?,印開蒲告訴記者,有一次在尋訪“喇嘛寺”時,險些被當作“偷豬賊”抓了。
當時他們在山坡上拍照,突然發現附近有豬在叫,卻又看不到豬在哪。而正在拍的時候狗又叫了起來,引來了附近的拿著家伙準備“抓賊”的居民。后面印開蒲把老照片拿出來才解開了誤會,原來他們一開始站著拍照的“山坡”竟是居民的豬圈,“后來那戶人家的主人看到威爾遜的老照片后,還跟我說心情特別激動,因為看到了他家的祖屋?!?/p>
《百年變遷》中印開蒲和把他誤認作“偷豬賊”的戶主合照
但有的旅途經歷卻困難重重。據印開蒲回憶,最困難的一次莫過于“大炮山之行”。拍攝大炮山埡口處是威爾遜在中國去過最高的地方,位于丹巴縣和康定市交界,海拔4550米。
“大炮山之行”中,印開蒲曾在當地牧民的牛棚子里住了一晚,被牧民的藏獒嚇得不輕,“它們會從墻的縫隙‘監視’我,因此我半夜都不敢出去上廁所”
由于大炮山地處偏遠,在經歷了長途車程后還需要騎馬前往。當時印開蒲卻恰好碰上了一匹尚未被調教過的小馬,“路上我看它頸部、身上全是汗水,也是有點心痛,就下來自己走,沒想到在最后最艱苦的一段路它硬是不讓我騎了,我只好自己走上去,到了山頂時由于缺氧嘴唇都變烏了?!?/p>
而在回程時,他從馬上下來準備上車時直接跪在了地上,原來是因為兩天的馬上旅途,他的膝蓋已經扭曲變形了……
說起這段往事,印開蒲語氣輕松,但在高原上留宿、騎馬、趕路,對不常鍛煉的青年人來說尚且危險艱難,而他當時已有65歲,難以想象是處于怎樣的一種狀態。
印開蒲在茂縣拍攝疊溪古鎮(右一)
印開蒲每次或長或短的旅途目標幾乎都是幾張用于對比的照片,有時還會因為世事變遷而找不到點位無功而返,是什么讓他堅定地追尋“威爾遜的足跡”,并在完成《百年追尋》的十年后又開始編寫《百年變遷》?
或許是一種責任感。在他看來,中國近10年的變化已經超過了過去100年,這種變化被系統地整理記錄下來,對后人來說將會是一系列寶貴的影像財富。
而他也希望通過編寫《百年追尋》《百年變遷》讓更多人關注到中國西部環境的變化,引起公眾對自然環境的重視,思考如何更好地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去利用自然資源。
十年為期
“追尋”將被更多人延續
“如果我們能積累3~5本這樣的圖書,將會是一系列相當珍貴的資料?!庇¢_蒲認為,這種記錄工作如果能以10年為尺度繼續下去,可以幫助后人更加明了地看到多年間社會環境的整體變化,并從中學習領悟。
比如在《百年變遷》中,讀者們可以看到我國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生態保護工程,如何推動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的改善,讓四川省的森林覆蓋率每年以超過 1%的速度持續增長,從2008年的28%到2019年的40%......
同樣,通過對比新舊照片,讀者們也能發現10年間大渡河兩岸的平房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思考在四川西部地質條件極不穩定的河谷地區的建設發展是否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令人高興的是,當下的確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印開蒲的行動中。
在編著《百年追尋》時主創團隊只有幾人,書中的照片幾乎都是印開蒲一人拍攝的,而到了《百年變遷》,主創團隊已經擴充到了上百人,特約攝影師們不僅有來自四川的,還有湖北、重慶、廣東、北京,甚至美國的。
而印開蒲的助手——成都生物所生態學博士朱單,更是對這項工作充滿熱情,表示將接替他的每隔十年再“重走老路”進行一次拍攝。本次《百年變遷》中大炮山點位就是由朱單重走并拍攝的。
(本文部分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評論 3
王衡 2023-03-21 發表于四川
關注
用戶5848263150 2023-03-21 發表于四川
好
用戶5848263150 2023-03-21 發表于四川
牛